User Tools

Site Tools


cn:machine

机器

在弗卢瑟看来,机器(machine)的概念与装置(apparatus)和工具的概念密切相关。这位哲学家将装置等同于一种特殊的机器,而机器又是工具简单性的外延。工具被认为是我们用来改变周围世界的一切,是我们身体的延伸。例如,使用锤子、叉子、镊子或钳子可以扩展人手的功能。这种对技术的理解非常接近恩斯特-卡普(Ernst Kapp)的器官投射概念,也与马歇尔-麦克卢汉(Marshall McLuhan)的观点一致。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,这也让人想起阿诺德-盖伦(Arnold Gehlen)和赫尔穆特-普莱斯纳(Helmuth Plessner)的技术哲学。

机器是一种工具,通过融入科学知识而变得更加复杂,从而变得更有效、更快速,也更有价值。除了技术的物质性之外,机器还必须被理解为一种程序化、过程性的工作方式,它以形式知识为基础,建立了一种活动模式,体现为相机、公共机构或工业分支等形式:一种机器的处置方式,让人联想到雅克-埃卢尔(Jacques Ellul)的 “技术特征”(phénomène technique)。从工具到机器的转变有助于重新定位人类与技术的关系。机器的寿命更长,比人更有价值,从而将人变成了容易被替代的职能员。

由于机器不再以经验方式生产,而只是以技术方式生产,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工具。要理解机器,就必须考虑到其中蕴含的价值和意图。机器自动化流程具有特定的政治、伦理和美学维度。在后工业时代,由于机器从生产物品过渡到生产符号,这些维度变得越来越重要。有鉴于此,弗卢瑟将这些符号机器设想为装置,它们不是改变世界,而是增加世界的意义。“例如下棋的机器。这些机器会走完可能的棋步,但不是所有的棋步–它们不是上帝的机器。它们只是做出了比我们更好的决定。机器是自动生成的,它们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。国际象棋完全由机器完成只是时间问题”。(《再思传播学》,2009 年,第 81 页;译自德文)。

原作:Cesar Baio,发表于 Flusseriana

You could leave a comment if you were logged in.
cn/machine.txt · Last modified: 2025/02/23 09:15 by gehaozhang